一、正常利润(Normal Profit)
定义:
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家为了维持其资源(如时间、资本、管理才能)投入到当前企业而必须获得的最低回报。它被视为一种机会成本,即企业家若将资源投入其他最佳替代用途所能获得的收益。
特点:
- 正常利润属于隐性成本(implicit cost),不是会计账面上直接支付的费用。
- 当企业的总收入刚好等于总成本(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),此时经济利润为零,但企业仍在获得正常利润。
- 正常利润是企业在长期中继续经营的必要条件。
举例:
某人放弃年薪20万元的工作来创办企业,还动用了自己价值100万元的储蓄(若存银行每年可得5万元利息)。那么他的隐性成本为20 + 5 = 25万元,这25万元就是他获得的“正常利润”——这是他继续经营所必需的最低回报。
二、经济利润(Economic Profit)
定义:
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减去总成本(显性成本 + 隐性成本)后的剩余部分。
公式:
经济利润 = 总收益 -(显性成本 + 隐性成本)
或:经济利润 = 总收益 - 经济成本
特点:
- 经济利润考虑了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,因此比会计利润更全面。
- 当经济利润 > 0:企业获得了超过正常利润的额外收益,资源配置效率高,可能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市场。
- 当经济利润 = 0:企业刚好获得正常利润,没有超额利润,处于长期均衡状态(如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情况)。
- 当经济利润< 0:企业未能获得正常利润,长期可能退出市场。
对比:会计利润 vs. 经济利润 vs. 正常利润
| 项目 | 计算方式 | 是否包含隐性成本 |
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
| 会计利润 | 总收益 - 显性成本 | 否 |
| 经济利润 | 总收益 -(显性成本 + 隐性成本) | 是 |
| 正常利润 | 属于隐性成本的一部分 | 是(作为成本) |
关系总结:
经济利润 = 会计利润 - 正常利润
也就是说,即使会计上显示盈利,但如果未达到正常利润水平,经济利润可能是负的,意味着企业家实际上“亏了”。

三、现实意义
-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,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,但企业仍获得正常利润。
- 正常利润是“保本”的经济标准,而经济利润反映的是“超额收益”。
- 政策制定、投资决策和市场结构分析中,经济利润是判断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。
- 正常利润是企业继续经营的机会成本补偿。
- 经济利润为正表示企业创造了超出机会成本的价值。
- 理解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。
文章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腾飞百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