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一、形态特征
- 幼虫阶段:体色多为绿色或黄绿色,体表有条纹或斑点,背部有尾角,体型肥大。
- 成虫阶段:成虫为豆天蛾,翅膀灰褐色,有暗色波状纹,夜间活动,趋光性强。
---
二、生活史
豆虫属于完全变态昆虫,其生活史包括四个阶段:
1. 卵:产在豆类植物的叶片背面,孵化后幼虫开始取食。
2. 幼虫:即豆虫,是危害植物的主要阶段,食量大,生长迅速。
3. 蛹: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,蛹期在土壤中度过。
4. 成虫:羽化后主要进行交配和产卵。
---
三、食性与危害
- 食性:专食豆科植物的叶片,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,仅留叶脉。
- 危害时期:以幼虫期危害最大,尤其是3龄以后食量剧增。
---
四、发生规律
- 发生代数:一年发生1~2代,部分地区可达3代。
- 发生时间:主要在夏秋季,与豆类作物的生长季节一致。
- 活动时间:幼虫多在夜间或阴天取食,白天潜伏在叶背或茎秆附近。
---
五、生活习性
- 假死性:受到惊扰时会卷曲掉落地面,呈假死状态。
- 迁移性:食料不足时会群体迁移,寻找新的食物来源。
- 趋光性: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,夜晚可用黑光灯诱捕。
---
六、防治方法
1. 农业防治:
-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;
- 冬季翻耕土地,破坏蛹的越冬场所。
2. 物理防治:
- 利用灯光诱杀成虫;
- 摘除虫卵或低龄幼虫聚集的叶片。
3. 生物防治:
- 释放天敌(如寄生蜂);
- 使用苏云金杆菌(Bt)等生物农药。
4. 化学防治:
- 喷洒高效低毒农药,如氯氰菊酯、甲维盐等。
---
如果你需要的是豆虫作为可食用昆虫或养殖对象的习性,也可以告诉我,我会提供相关资料。
文章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腾飞百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